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

地学、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

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收录期刊

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

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

CCAJ 数字化优秀期刊

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

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

散文语言的运用

发布时间:2025-06-17编辑:世君

散文语言的运用

/王 炜

 IMG_20240614_141203 - 副本_副本.png

散文语言不同于诗歌小说,更不同于戏剧语言,有它独立的特殊性,而其特珠性又是由散文的特点所决定的。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语言优美,富有文采。散文语言要求凝练、清新和生动,具有音乐感,文字如行云流水,叮咚有声,情真意切。可以这样讲,不是随便说的话就是散文语言。首先,散文语言表现在它朴素的、自然的美。散文语言是颇为讲究的,它的讲究在于遣词造句上追求一种朴实本真的美,而不是刻意用一些华丽无比的辞藻来修饰。不管是叙述一件事情,还是描写一个场景,乃至描绘一抹风景,尽量使用一些通畅的语句,精准的词汇,可谓足矣。拙著散文集《拉船》里的《剪窗花》一文开头是这样写的:

在陕北高原,剪纸也叫剪窗花,方言叫铰窗花。拿起一把小剪子,婆姨女子们几乎人人都会剪。老婆婆们则更不用说,随着手中小剪子的游走旋转,能剪得出神入化,且一旦开始剪窗花,便盘腿坐在炕上半天都不抬头,全身心地专注于小剪子下的红纸上来。

这段文字没有用一个绚丽的词,就是平实普通的词汇,引出剪窗花发生的地域和缘由。同时,散文语言不是不能用方言,恰当使用反而更觉亲切,更能贴近生活与实际,关键要得当。这篇文章被《文化艺术报》刊登,后被《光明日报》转载推送。其次,散文语言还体现在它含蓄的、内在的美。含蓄、内在是东方人独有的特性,散文也一样,通常写到而不点破,说到而不言明,直截了当说穿就失去了它委婉和内涵的美。散文语言只写事物的真与善,美无需多言也就体现出来了,正所谓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我写的《梅园即景》里有这样一段描写:

喜看那粉红色的花瓣,无惧风雪,昂首怒放,一片片盛开在冬的冷酷中,经受着漫天大雪的洗礼,这是大自然赐予人世间的绮丽景观。浅黄色的、细细的花蕊,一丝丝绽放于五片花瓣间,即便是身单力薄,也丝毫不怕寒冷,舒展于雪的弥漫中。花蕊与花瓣相映,浅黄与粉红相衬,构成了白雪世界里的点点亮色。

这段文字写的是雪中盛开的梅花,全段没有写一个美字,却将梅的视觉美、感官美,以及梅之不畏严寒、坚贞不屈的性格,梅之高洁与乐观的品质,尽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,使其感受到严冬里梅花所独具的品格。第三,散文语言呈现出它诙谐的、幽默的美。散文不是一本正经的说教,不是一副刻板的模样,更不是教条地讲大道理,而是善于扑捉生活中鲜活的语言,用来丰富自己所表达的内容,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。我的《初识省城》一文中,有两段是这样写的:

现在回想起来,年少时的我无异于井底的那只青蛙。……每每向外人提及绥德,心中很是有几分自豪。对于外界,只局限在狭小的想象中,甚至以为自己所在的县城就是世界的中心。

那时候刚刚实行改革开放,对于县城的人来说,去过省城的真不多,……偶尔有谁去过一次省城,回来后总要对人大谈特谈一番,张口动辄西华门、大差市,闭口则曰解放路、端履门,骄傲得如同进去过紫禁城一般。而我则不以为然,省城有那么好吗?心里却暗暗想,也许省城真的好。可是,又觉省城太远了,犹如贾平凹写的《在二郎镇》中那个老头说的话:“北京好是好,就是太偏远了。”

这两段文字都是写“我”第一次去省城上大学前的人物心理活动,把一个从未见过大世面的年轻人对省城的向往、不安的心态形象地刻画出来。文字就是用了诙谐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,使文章充满生活情趣和幽默感。第四,散文语言还显现出它细腻的、细微的美。这样的语言首先来自细致的观察,没有观察就不会有发现,更不会有感悟。写作时不可过于心急,而应沉得住气,从容不迫地、一句一句地写,把事物写细写透,使笔下文字犹如涓涓细流,滋润在读者心田。我写的《霜》一文,有这样两段描写:

清晨踏上乡村的土路,一切仿佛还都在沉睡,霜却早已静悄悄地附着在整个村庄。路面上、瓦片上、房前屋后堆放的玉米秆等柴禾上,到处都是浅白色的霜。走进田野,便随处可以看见霜,路边的草叶上,田地里的白菜上,甚至是不起眼的土块上,都覆盖上了浅淡的冰晶,煞是好看。

弯下腰来抚摸一片路边的草叶,手到之处,草叶上的霜刹那间就化了。随后,冰凉的小水珠顺着草叶的茎流了下来,手指间就感到湿漉漉的冷。树下的落叶上也都是霜,一叶一叶地交织着躺在地上,脚下踩过时,发出些干中略潮的噗啦噗啦的声音。不一会儿,脚上的鞋也便粘上了些水。

这两段文字对秋冬之际的霜进行了描写。对于霜,许多人知道却并没有认真观察过,且太阳一出霜消失得也快,比较难写。文中以乡村的清晨为切入点,对村庄、田野,以及路边草叶树叶上的霜进行了细腻描写,使读者脑海里带着文字的意象走进霜,感知霜。第五,散文语言还展现出它简洁的、精炼的美。散文可长可短,但其句子不宜过长,甚至可以是短句子。语言是让人懂的,简短文字能说清的事物,绝不用繁杂冗长的句子。好的文章没有多余的字句,且朗朗上口,有节奏感,读来使人内心舒服,精神愉悦。我在写《山间的小路》时,就用到了短句子:

蓝天,白云,高原风。火红的日头当空照耀,山头上几个孩子筐里挖满了草,额头冒着热汗,笑意写满了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。该回了,回家喂过兔子还要去上学呢。

还有像《耍电影》里的一段,也有类似用法:

月夜,露天,场院上。村庄里正在耍电影,银幕下黑压压地坐满了村庄的大人小孩,邻村的女子后生。人们坐在从家里带来的小板凳上,小伙伴们则坐着自己垒的小石凳,整个场院静悄悄的,所有的人正对着一部黑白电影看得入神。场院边几棵洋槐树上的树叶,仿佛也停止了窸窸窣窣的摆动,生怕打搅到人们。只听见电影中的配乐和人物对白,还有那放映机发出的吱吱声响……

再有像《冬之恋》里,也是这样的写法:

冬日,暖阳,田野旁。不远处农舍屋顶的烟囱里,升起一缕袅袅炊烟。走近农家院落,只见院子里种的几棵玉兰树上,在树叶还没长出之前,树枝上已经生了嫩芽,结出一个个毛茸茸的小花蕾。屋后映衬着略显荒芜的山上,成片的树木也在冬天里暗暗萌生。院里,女主人端着一盆热气腾升的鸡食,倒在鸡舍前的食槽里,好几只鸡便咯咯叫着飞快挤过来,边刨边争抢着啄食。在冬之尽头,农家人就这么惬意地生活着,也在盼望着春的消息。

以上三段开头一句都是短句子,但表达的却不止一层意思。《山间的小路》中的“蓝天,白云,高原风”,描摹了夏日里高原上的天气、景色和灵动;《耍电影》中的“月夜,露天,场院上”,描述了天色、情形和场景;《冬之恋》中的“冬日,暖阳,田野旁”,描绘了时令、景象和情境。此类短句子虽然只有几个字,但注重了句子韵律,有节拍,也有嚼头,为随后的描写起到了引发作用。散文语言还有多方面的美,除了以上浅谈到的,另有它所表现出的自然美、意境美、情感美等。散文语言的运用讲求唯美,它的美无处不在,故散文也被称为美文。散文是语言的艺术,文字的艺术。对于语言文字,我们应当心存敬畏,因为它是圣神的,而不是随意的。语言文字的奥妙是无穷的,魅力也是无穷的,只有不断地去学习,去实践,才能写出更好、更美的文章来。       

ISSN:1671-749X
CN:61-1382/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