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

地学、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

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收录期刊

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

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

CCAJ 数字化优秀期刊

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

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

黑金,延长石油新血液

发布时间:2025-05-15编辑:世君

黑金,延长石油新血液

/拓永祥

3cd086c168a6964f9a25d2e85b3310e.jpg

4月下旬,应邀到巴拉素煤业有限公司宣讲延长石油发展史暨“埋头苦干,不怕困难”优良传统。走进大门,我感到震撼:太大气了,院子有几个足球场大,这在延长石油其它板块是见不到的,三边矗立着办公大楼、职工教育培训中心、职工公寓、文体中心及职工餐厅,这些建筑放在一二线城市也毫不逊色。其显著的特点是,无论从哪个角度望去,都能看见强调安全的宣传标语:保安全就是保政治,抓安全就是抓效益;安全为天,实干为先……好奇心起,可否下一次井,真实感受一下煤业工人的生产情景。我向党群工作部刘主任提出我的想法,经过请示,满足了我的请求。

544a619d3910011940bc3a8ae678388.jpg


第二天早饭后,在刘主任陪同下,随第一班员工下井。在井口和员工一起进行了安全宣誓:牢记安全第一,严守三大规程,杜绝三违作业,做到五不伤害。走进电梯,不到两分钟就到了500余米的井底,速度堪比上海明珠塔的观光电梯。走出电梯,哇塞,这里是地下宫殿,灯光明亮,犹如城市地铁换乘站点或地下通道,两岸墙壁上有醒目的宣传画和各类标语,如果摆上各式商品,就是地下商城。

我们坐上井下无轨胶轮车,向十几公里外的作业面驶去。沿途有救助站、休息室、井下变电所、永久避难硐室、井下中央水仓等。交叉路口还有红绿灯,在几处路段,广播提示,前面堵车,请慢行。

不知拐了几次弯,听到隐隐约约的生产机器的轰鸣声。我们下了车,我学着工友们的样子打开矿灯,这里可以看到墙壁上固定的锚网和锚索,靠右边墙壁是一溜排列整齐的电气设备,每台设备上都挂着包机责任人的照片,写着姓名、岗位和工作职责。我用手一摸,新发的线手套上没有丝毫污痕,如同注水站、炼油厂的一般。刘主任介绍,这些设施设备是采煤工作面设备列车和监测井下氧气、瓦斯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、地质等各项参数的检测设备,出现异常,自动报警至调度指挥中心和各级监管部门。

再前行数百米,灯光暗了许多,进入了作业区域,这里全是黑金的世界,在灯光下闪闪发光。右边,每两米就是一台有着小脸盆直径一般粗的液压支架,据说,每台在二百万元以上。左边是刮板输送机和双滚筒采煤机,二者同频共振,缓缓前进。煤层四米多厚,像一个完整的墙壁,随着采掘机的缓缓前行,切割的煤以大小不同的块状或颗粒纷纷落下,有秩序的翻身滚上身下匀速运行的履带。看着渐渐远去的煤流,我无限感慨:黑金,延长石油的又一支柱产业,其为流淌百年的延长石油血液里注入了新的澎湃支流,百年延长怎能不返老还童?

在刘主任呵护下,我们慢慢前进。不知走了多远,脚下有了潺潺的流水,头顶偶尔传来沙沙的声音。随着逐步深入,我感到头有点微微的疼,很快意识到可能是缺氧,在布达拉宫广场曾有过类似的感觉。在这里我们见到作业的采煤工人,他们在煤溪中健步如飞,前前后后的忙碌着,自认为走惯山路的我,跟不上他们的步伐。好在有刘主任在身旁,我边观看,边前行。途中遇到值班班长,正在组织设备检修,做着生产前准备工作。职业习惯,我和他聊了几句,可能是处于礼貌,他摘下防尘口罩,从嘴和鼻子处看,是一个白净的小伙子。小伙子是甘肃人,煤炭技工学校毕业后应聘来到延长石油矿业公司。一个月前,他把老婆孩子送回了老家。因为老婆怀孕了(二胎),送回老家有父母照顾他就放心了。这时有人喊他,急急忙忙的走了。刹那,“爱企如家” 四个大字闪现在我的脑海里,这不是对“埋头苦干,不怕困难”的最好诠释吗?

跌跌绊绊,参观完采煤的全过程。颠覆我认识的是:每天采煤数千吨的作业面只有不到20名员工,这就是科技的力量。期间,刘主任向我介绍:巴拉素煤矿是延长石油集团靖边能源化工园区、榆横化工园区醋酸和延安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3个陕西省重大煤资源转化利用项目的配套井田,井田总面积上百平方公里,资源储量数十亿吨,按照现在设计年生产能力计算可开采近百年。井下有13个采掘区队,24小时检修和生产作业,三班倒,其中第一班主要是设备检修,保证生产班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;井下24小时有公司领导带班,及时处理各类问题;井下每个角落都通过网络与调度连接,直通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监管部门。

3个小时后,我们返回地面,走出大厅,阳光明媚,抬头仰望,“埋头苦干,不怕困难”八个毛体大字熠熠生辉。做为一名延长石油退休员工,深感欣慰,延长石油油气煤齐头并进,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。

 

ISSN:1671-749X
CN:61-1382/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