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

地学、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

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收录期刊

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

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

CCAJ 数字化优秀期刊

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

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

酸甜苦辣品人生

发布时间:2025-04-10编辑:世君

酸甜苦辣品人生

/高彪

 微信图片_20250109173557.jpg

2000年,千禧钟声敲响,我在陕北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户家庭呱呱坠地。时光流转,我离家的日子越来越长,往昔生活里的酸甜苦辣,却在记忆深处愈发清晰。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味道,总会在不经意间苏醒,勾起味蕾的馋虫。

在北方,每年农历九、十月,村子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。对陕北人来说,“腌酸菜”是这段时间必不可少的仪式。这时候的人们总是在忙碌中洋溢着笑脸,菜市场也比以往热闹了许多。成百斤的白菜在杀价中达成交易,运往各家砌起一堵矮墙。看着颗颗清洗好的白菜被母亲放入腌菜缸中,在发酵的过程中,总能勾起我无限的遐想,盼望着再度被捞起时配着大肉、粉条、土豆的炖煮,别有风味的酸味融入肉中,粉条、土豆中的淀粉糊糊地附于肉的表面,送入口中,别样的酸爽便会炸裂开来。

浑酒,这一被我戏称为季节性的饮品,总是在腊月时节才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。它的甜总是能勾引起我的馋虫,缠着母亲买上两包。大雪天,兴奋的煮起浑酒,一家人围坐在桌前,品尝着美味佳饮,驱散寒意。屋外雪花纷纷,屋内热气腾腾。淡淡的酒香,沁人心脾。这时的母亲总会在旁唠叨的叮咛:“少喝点,喝多了胃受不了。”我和父亲也总是会很默契的咕噜下最后一口。

苦菜,又称“蒲菜”,奶奶总是热衷于去田间野地挖苦菜,在路上给我讲起曾经带着弟弟妹妹挖野菜充饥的故事。对故事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,对苦菜我嗤之以鼻,毕竟它的苦味实在令人难以接受。直到一次奶奶将其做法改良,经过糖、蒜泥等多种佐料的调味,一道融入了酸、甜、苦、辣多种味道的野菜,在嘴里细细咀嚼,让人久久难以忘怀。时值读初中的我,仿佛总是能在细小之中发现人生的大道理:人若蒲菜,只有经过酸甜苦辣的调和,人生才能愈加出彩、愈加精彩。

除了腌酸菜外,家家户户熬辣酱时,空气中都弥漫着辛辣香气,乡亲们围绕灶台忙碌,场面同样热火朝天。大家一边翻炒着辣椒,一边唠着家常,让这份独特的味道与温情在烟火气中弥漫开来。记忆中,一袋一袋的辣椒总是在母亲的手中被很快的切碎,母亲的脸也被辣椒辣得满脸通红。随着滋啦一声,厨房里升起阵阵白烟,这时候我总是会好奇地跑进厨房,但每次都被呛得泪流满面,悻悻地在门外等着,时不时喊上一句:“妈,咋样了?”。辣酱熬好后,迫不及待地找来馒头,一掰两半,狠狠地夹上一筷头均匀地涂抹开,大口品尝。不由得让人直呼:辣得过瘾,辣的痛快。

有人说:“家乡的饭菜,是念念不忘的乡愁。”可家乡的饭菜,念念不忘的又何止乡愁?它还有潜移默化中的谆谆教诲:对酸的等待;对甜的适度;对苦的调和与转变;对辣则要迎难而上,学会忍耐。

我想:人生,也该如此。


ISSN:1671-749X
CN:61-1382/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