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

地学、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

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收录期刊

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

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

CCAJ 数字化优秀期刊

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

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

她以泥种荷,绽生命芳华

发布时间:2025-03-05编辑:世君

她以泥种荷,绽生命芳华

/秦艺瑾

微信图片_20250305115908_副本.png

狗娃,是我打小的挚友。自降临人世,残疾便如影随形。家人忧心她难以养活,听凭村里“贱名好养活”的说法,为她取了“狗娃”这个小名。

待狗娃长大,虽说理解家人的良苦用心,可心底仍不免烦闷,常向我倾诉:“花花草草之类的名字,不也平凡普通嘛,为啥非得叫狗娃,听着就像男孩子的名儿!”我赶忙安慰她:“你在家里,可是被当成眼珠子般珍视。你家有条黄狗,当时你爸妈心急如焚,想着见啥叫啥,只求能顺顺利利把你养大,这恰恰证明他们有多爱你呀!”“没错!我家人对我那是没得说!”狗娃眼中熠熠生辉,骄傲地说道,“我生活得可好了!”瞧着她一脸自豪,背后那些故事,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。

在那个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的年代,不得不说,狗娃是幸运的,她降生在一个开明善良的家庭。宏发叔为人和蔼,邻里谁家有事相求,他必定尽心尽力,将事情办得尽善尽美。听父亲讲,宏发叔是个技艺高超的匠人,木工与瓦工手艺皆出类拔萃,不论谁家添置新家具,亦或是建造新房,都乐意找他帮忙。我家那八个精致的木凳,便是宏发叔的杰作。来娣婶婶勤劳质朴,干起农活驾轻就熟,厨艺更是令人赞不绝口,她做的搅团和花馍,堪称一绝,左邻右舍无不夸赞。

狗娃出生后,村里人表面上满是惋惜,背地里却流言蜚语不断。甚至有人公然在宏发叔面前说道:“孩子还能再生,这个就算了吧!”宏发叔怒不可遏,抄起家中的大笤帚,将那人毫不留情地赶了出去。那人嘴里还嘟囔着宏发叔不识好歹,扬言要看他们带着狗娃能把日子过成什么样。“过成什么样都轮不到你操心,先管好你自家的日子!”宏发叔愤懑地回怼过去。

此后的五年,在宏发叔和来娣婶婶无微不至的照料下,狗娃平安且快乐地成长着。

到了入学的年纪,外界的恶意如狂风般,无情地扯碎了宏发叔和来娣婶婶为狗娃精心编织的温柔保护网。由于患有小儿麻痹症,狗娃写字速度迟缓,不仅跟不上课程节奏,考试时连试卷都难以答完,上体育课更是远远落在队伍后方。一些调皮捣蛋的男同学趁机嘲笑她:“怪不得叫狗娃,写的字跟狗爬似的,腿不好还跑,纯粹拖班级后腿。”

来娣婶婶本就担忧狗娃在学校受欺负,便悄悄跟在后面留意。当亲眼目睹这一幕,别说来娣婶婶,任何一位母亲见了,恐怕都难以抑制心中的怒火。来娣婶婶强忍着没在学校发作,回到家后,满是心疼地向宏发叔哭诉,坚决要把狗娃接回家,不让她再上学了。宏发叔按住情绪激动的她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我知道你心疼孩子,我又何尝不是呢?可咱娃现在身体有缺陷,如果再不学知识、学本事,咱俩在世时还能照顾她,要是哪天我们不在了,她以后该如何是好?”来娣婶婶听后,如梦初醒,是啊,没了他们两口子,狗娃往后的日子该怎么办呢?

狗娃从未向家里提及学校的遭遇,来娣婶婶和宏发叔表面上也佯装不知,暗地里却背着狗娃,前往那几个嘲笑她的孩子家中。在得到几家大人的承诺后,两口子心中高悬的大石,方才落地。

初中毕业后,狗娃选择了辍学。老家没有高中,若要继续求学,需前往县里。狗娃深知自己不能再成为父母的累赘,她觉得宏发叔和来娣婶婶为自己付出的已然太多。于是,她向家里表明不想念书了。宏发叔和来娣婶婶起初极力反对,苦口婆心地劝说她,唯有通过学习知识,方能改变命运。狗娃却无奈地说,这些年来,她遭受了太多的奚落、嘲笑、白眼与排挤,上高中势必又要重新经历一遍,况且以她的身体状况,即便考上大学,又有哪个单位愿意接纳一个身患小儿麻痹的员工呢?婚姻,更是她连想都不敢想的奢望。她只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,将来能够自给自足。两口子听完,无奈地选择了妥协。或许他们也未曾料到,狗娃对未来的道路,竟能看得如此长远。

狗娃打电话向我讲述了这些经历,她的故事令我感慨万分。我好奇地问她,为何能将未来的路想得如此通透,她回答道,书里什么都有。过年回家时,来娣婶婶告诉我,狗娃变得愈发沉默寡言,除了我,几乎没有其他朋友。在我外出求学的日子里,是书籍陪伴她熬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时光,也让她对现实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。狗娃说,她想种菜。虽说这些年家里的农活她没少帮忙,但对于种菜,她依旧毫无头绪。然而,她还是那句话:“没事,书里啥都有。”

宏发叔和来娣婶婶拗不过这个执拗的女儿,便划出三分地让她尝试。每个村子总有几个爱搬弄是非的人,很快就在村里四处宣扬:“狗娃要种菜了,种出来先让婶子尝尝,瞧瞧跟我们种的有啥不一样!”狗娃听到这些不友善的言论,并未理会。这些年,她早已对这类言语习以为常,不为所动。她让宏发叔帮她购置了《蔬菜种植大全》《蔬菜栽培技术大全》,以及当季的菜种子,就此开启了她的种菜之旅。

万事开头难,狗娃刚开始种菜时,完全依照书本操作,结果种出来的菜,自己食用尚可,但品相着实欠佳。她自嘲道:“我种的菜跟我一样,都营养不良,像得了小儿麻痹。”初次尝试的失败,让狗娃有些沮丧。宏发叔和来娣婶婶赶忙安慰她,说她种得已经不错了,起码一年不用买菜,哪有人一开始就能把菜种好的。本就不服输的狗娃,听了这话,立刻重拾斗志。她将实际情况与书本知识紧密结合,遇到村里的长辈,便虚心请教,询问如何才能把菜种得更好。

那些好事的婶子得知狗娃首次种菜失败,又在村里议论纷纷,大意是狗娃残疾还不安分,净瞎折腾,还说宏发叔和来娣婶子命苦之类的话。不过,大多数村民还是淳朴善良的,不少人被狗娃初次受挫却又能迅速重拾信心的勇气所打动。他们路过狗娃的菜园子时,都会热心地给她传授一些经验。在老一辈的经验帮助下,狗娃的菜园子逐渐有了起色,菜的成活率日益提高,品相也越来越好。

蔬菜成熟之际,狗娃满心欢喜,宏发叔和来娣婶婶更是喜上眉梢,因为有人给狗娃说媒了。男方是邻村的,父母早亡,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,这两年两位老人相继离世,如今只剩他孤身一人。考虑到狗娃的特殊情况,男方愿意入赘做上门女婿。宏发叔和来娣婶婶听闻后,又惊又喜,这不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女婿嘛!二人商议后,便跟狗娃提及此事,询问她对这个对象的看法。狗娃开玩笑说,以自己的情况,能嫁出去就谢天谢地了,只要宏发叔和来娣婶婶觉得合适就行,以后还能多个人帮她种菜、照顾父母。两口子听后,既感动又心酸,狗娃终究在生活的磨砺下,被迫长大了。

年底,狗娃步入了婚姻的殿堂,可谓双喜临门。一喜是她的菜园子规模扩大,种出的菜品相出众、质量上乘,皆采用农家肥种植,附近的菜农纷纷前来拿货,狗娃定价公道,回头客越来越多;二喜是她找到了人生的归宿,男方人品端正,吃苦耐劳,对狗娃关怀备至,有活儿总是抢着干,生怕累着她。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,宏发叔和来娣婶子看起来仿佛年轻了十岁。

次年十二月,新冠疫情突如其来,全国仿若按下了暂停键,家家户户闭门不出。虽说村民们每家都储备了粮食,但大多没有囤积蔬菜,一时间,蔬菜成了稀缺物资。狗娃和她丈夫通过村委会办理了通行证,毅然决然地开始为各个村子送菜。他们不仅让村民们吃上了新鲜蔬菜,还极大地减轻了各村委会的压力。解封后,村委会对狗娃两口子予以表彰,高度肯定了他们在疫情期间所做出的贡献。那一刻,村民们的掌声经久不息,狗娃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久久未曾消散。那些好事的婶子再次现身,纷纷夸赞狗娃了不起,种的菜确实比她们的好,还说宏发叔和来娣婶子福气在后头。

狗娃彻底释怀了。婚后第三年,她迎来了儿子的诞生,孩子白白胖胖,健康可爱。看着怀中的儿子,狗娃不禁泪如雨下。就在那一刻,她突然领悟了父母的苦心,懂得了父母对她那深沉而厚重的爱。

如今,她的菜园子不断扩张,家里的日子也蒸蒸日上,村子里曾经对她不看好的人,都闭上了嘴。她说,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了难以凭借读书出人头地,但天无绝人之路,条条大路通罗马。她感恩父母从未放弃她,供她读书,一路呵护、支持她,让她得以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技能。她也感谢成长路上那些嘲笑、贬损她的人,是他们让自己学会了坚强,不向生活低头。她还提及,看看非洲那些孩子,有的刚出生就因大祭司一句“不祥”,便被父母狠心抛弃,生命尚未真正开始,便已面临绝境,这一切的根源皆在于无知。而她自己是如此幸运,生在文明的华夏大地,成长在开明的家庭,父母用爱为她遮风挡雨,如今她也有能力让父母安享幸福的晚年。

“世人朝我扔泥巴,我拿泥巴种荷花。”面对他人的欺辱,她默默承受,还让坚强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,最终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!她说,爱是成长的肥沃土壤,而知识,真的可以救赎灵魂,改变命运。

ISSN:1671-749X
CN:61-1382/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