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

地学、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

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收录期刊

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

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

CCAJ 数字化优秀期刊

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

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

向阳而歌 ——《我的孤独是一抹彩虹》序

发布时间:2024-12-30编辑:世君

向阳而歌

——《我的孤独是一抹彩虹》序

/梅方义

微信图片_20241230161747.jpg

壬寅年盛夏时节,收到黄伟《我的孤独是一抹彩虹》诗集,厚厚的书稿,着实让我吃惊不少。

黄伟是我们陕煤作家协会的一员,又是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,西安市摄影协会会员,长期从事政工工作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我是了解的,任务重、标准高是常态,这使人的精神与身体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。在如此繁重的工作压力之下,他还能沉静下来,潜心钻研写作、体悟人生、讴歌生活,继《寻找感动》出版后,又将多篇诗歌整理成册,这份勤奋确实使我非常感动,心生“敬畏”,不由得沉静下来,用心阅读和品味这一首首凝结着黄伟心血的诗作。

黄伟的诗充满了“爱”。黄伟是一个典型的“煤三代”,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,五十多年,一家三代人都从事煤炭行业,致使他对煤炭有着一种带在基因内、融入血液里的爱。《黑色的花朵》一辑中,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煤炭的热爱,对生活的热爱,爱煤炭、爱生活、爱社会、爱自然、爱身边和所经历的一切,不仅有“小我”之爱,更有超越了“小我”的“大爱”。《我迟早会变成一块煤》中“总会有一天,我会变成一块煤/今天也许变不了/明天也许变不了/但总有一天,我会变成一块煤”,是对煤热切、真诚、由表及里的爱;《黑色玫瑰》中“我难以抑制内心的悲哀/直到有一天,我看见了煤/一种黑色的物质/在投进炉膛的瞬间/一滴红色的泪才流了出来/那一刻,我无语而泣/震撼比美丽更令人感动”,是一种付出生命温暖他人的爱;而《一九九七》中“此刻,我从长长的斜井中爬出/可这并不能阻止/难以言传的欣喜/历史课本中最屈辱的那页/已被一位老人慢慢撕去”,更是表达了作者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。

读黄伟的诗,一种平凡、朴实的爱悄然而至,散落在字里行间不经意间感染着你,影响着你,也许这就是爱的力量。“爱”是无限的,不受性别、年龄、种族之限制;“爱”是健康的,经得起风雨的洗礼;“爱”是永恒的,宁愿“化蝶”为证。静静地阅读,你不能不被这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爱所感染、所触动,会跟着作者的思路和情感走,去感悟我们接受的爱、付出的爱,以及由爱生发的美好,整个身心便溢满幸福和快乐。文学作品一个基本的功能就是展现人性的美好与善良,从而教化人、感染人!阅读黄伟的诗,我时时被作品抒发的爱感染着。

黄伟的诗充满了“情”。黄伟的诗句间弥漫着极度的纯情,有柔肠百转的爱情,血脉相连的亲情,如山似海的友情。其中尤以爱情为最,既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浪漫主义情怀,又有寄物思情刻骨铭心的爱恨交织,更有为爱奋不顾身牺牲一切的狂热与奉献……《两只蝴蝶》中“看着风中摇曳的叶子/我不知道在这个春天/桃花会盛开,一如那年/我牵马来到你的门前/你在慌乱中整理服饰”充满着浪漫而羞涩的爱情;《我是春天的一只白鸟》中“我是春天的一只白鸟/我嘹而亮的嗓你可随时让沙哑/我白而洁的羽你可随意拔取/我舒而展的翼你可随时砍掉/凡你能想到的,我都能做到”表现了为爱奋不顾身牺牲一切的无私;《最初的情感》中“穿着花格子衬衫的你/弥漫着春天的气息/学校花园的玫瑰/一起坐在树下/看着前方宿舍透过的灯光/猜测操场正在放映的电影”经过岁月淘洗后的纪念和向往……每一种爱都表达得淋漓酣畅,而又真诚、恰切。《今夜的生命》《友情》《父亲》《向往延安》等,这些诗抒发的情感更深刻,更深邃、更彻底,涉及友情、亲情和家国情怀,通过诗句看到作者心中的责任和正义。

黄伟的诗充满了“真”。有人说诗歌是“真善美”的化身,“真”是第一要素,来不得半点惺惺作态。黄伟的诗展示着真诚,浸透着质朴,有着一种耐得住寂寞、经得起诱惑,在经历人生许久的苦难后仍对生活保持积极向上,抱朴含真。读黄伟的诗能在苦难里找到力量,在苦难里发现智慧,正如有些生命像蜗牛一样负重前行,但这种生命正因为苦难而变得无比的深刻。《在阳光下唱歌》中“我要歌唱/尽管我每天/出入在八百米地层深入/可我幼弱的声音/必将穿透黑暗的煤层/在阳光下闪烁”;《我自豪,我是一块煤》中“我是一块煤/一块毫不起眼的煤/今生成不了什么壮举/唯一做到就是某一时刻/被仍进炉膛/温暖一些不太和我说话人们/但我自豪,我幼小的生命/在炉膛跳了起来/如欢快的节拍”;《我的生命是煤做的》中“不要任何人靠近你/煤,我不太美丽的亲人/人们读不懂你的苦难/你眼中的悲哀……”

生活正因为有苦才足够的真实,一句句渗透在骨髓里,流淌在血液的诗句,让每一个平凡的人看到如此真切,且又是如此催人奋进。让我们读一些这样的诗歌,试着去做一个感同身受者,从苦难里学会珍惜,学会坚定,成为一个温情的人!

IMG_20200827_194108.jpg


黄伟的诗充满了“美”。诗人有一双发现的美的眼睛,跟随他的目光,你会惊艳于自然之美,你也会感喟于人性之美,你更会沉浸于诗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之美。在他的笔下,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皆是情,一云一溪皆是景。有《茶》中“将我柔柔地展开,乃至融化,一杯水就够了”的生活之美;《红烛》中“她独自在玻璃杯里,在水中/燃烧,那么的寂寞,甚至/对我什么也不说”的默默奉献之美;《君子兰》中“阳光在室外闪烁/有会也会从窗子伸了进来/而她,已不太适应/偶尔的光辉”的惬意之美;《我桌上的一株仙人球》中“我羡慕着它的生存形式/不会被一些眼花缭乱的事情/搅得彻夜彻夜的失眠/我默默地望着它/觉得它的绿色芒刺后面,有着我神往已久的美丽”的忘我之美。还有《桃花》《天空》《秋天》《挺拔的白杨树》等,每一个事物都被诗人赋予不一样的色彩。人们常说,生活中不缺乏美,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。我们身边的每一事、每一物,只要用心皆为美。黄伟的诗歌还有一种跨越时空为历史美,《李白》《杜甫》等诗作中,作者穿越千年对话诗仙李白、拜问师圣杜甫,无不体现着诗人独特的眼光,读起来有一种沉重的历史质感和现实观照。

诗歌是文学最高的殿堂,是语言的精华,是智慧的结晶,是思想的火花,是人类纯粹的精神家园。可以说,我对诗一直是怀着敬畏的,因为诗最终表达,最能表达,也最难表达。作为一种文学艺术体裁,诗歌除了表现表面上的意义之外,也展现美学价值,引发共鸣。超越时空的经典叩击人们的心灵,给人们以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启迪和熏陶。从这一点开看,黄伟的诗歌做到了,并且很到位,很恰当,没有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的无病呻吟,有的是意犹未尽的回味和深度的思考。读黄伟的诗,有一种从语言到思想的美,使我们看到了生命和日常生活中更深一层次的境界和意义。

多年来,黄伟扎根基层,边工作,边创作,诗集《世界在歌声中听到了我》、新闻作品集《激情书写创业之歌》《寻找感动》相继出版发行。在陕煤作协中算得上一个高产高质的作家,《我的孤独是一抹彩虹》面世,无疑又为陕煤作协企业文化建设添上浓重的一笔。

愿黄伟永远行走在诗意、真实、诚恳的人生之中,用艺术的阳光照亮人生的道路,循着高标的精神和艺术追求,向阳而生,顺势而行,不断攀上崭新的高峰。

IMG_20210726_135859.jpg


 


ISSN:1671-749X
CN:61-1382/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