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

地学、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

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收录期刊

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

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

CCAJ 数字化优秀期刊

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

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

煤海搏击的“硬核队长”

发布时间:2025-09-19编辑:

煤海搏击的“硬核队长”

澄合矿业有限公司西卓煤矿有这样一位硬核队长”,他带领平均年龄仅31岁的新成立的综采队伍,用两年时间从磨合期闯进标杆队;他扎根煤海、以队为家,累计下井超600天、跟班作业超800小时;他创新三精管理法破解复杂地质难题,带领队伍创下矿井新队组建单班,单月产量纪录。他就是综采二队队长李朝阳一位用实干诠释担当、以奉献书写忠诚的矿山脊梁

7f0b8a4b8f848a65e31dee57e9306a0a_副本.png


临危受命新队长的第一课是扎根

202311月,矿井为突破产能瓶颈组建新综采队,面对设备新、人员新、经验新的三重挑战,有着17年采煤一线经验的李朝阳主动请缨:越是难啃的骨头,越要有人顶上去!

新队成立之初,困难远超预期新工人占比65%,对智能化综采设备操作一知半解;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,断层带、薄煤层交错,顶板压力大;更棘手的是,队伍刚组建,职工彼此生疏、信心不足。面对这样复杂局面,李朝阳直接把办公室进井下每天跟着采煤机司机操作、蹲在支架旁看支护、钻进运输机槽查隐患,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设备运行故障的细节问题1410工作面过断层时,他连续多日盯在现场,与技术员逐架调整支架角度,手把手教新工人看岩纹辨压力、听声音判设备,硬是用3天时间稳住顶板,比计划提前2天通过断层区。职工老张回忆:那会儿队长裤腿天天沾着煤泥,脸黑得认不出,可他说的咱新队就要用汗水攒底气,让大家心里有了主心骨。

匠心攻坚把难题变成创新的起点

新队不仅要能吃苦,更要会巧干。李朝阳深知,要想让队伍走得远,必须破解技术依赖管理粗放两大痛点。他牵头成立党员技术攻关小组,把办公室白板变成问题墙,哪里有隐患、哪里效率低,就把解决方案写在上面。

针对智能化采煤机记忆截割功能在复杂坡度下适应性差的问题,他连续半个月跟机作业,爬上截割部观察滚筒轨迹,提出分段设定参数+人工微调补偿操作法,使截割精度提高40%,单班割煤量从800吨提升至950吨;发现液压支架初撑力达标率仅82%,他带着检修班反复调试压力传感器,创新三级巡检法(班前静态查、班中动态监、班后总结改),达标率提升至99%以上;面对职工技能参差不齐的现状,他推行1名党员带2名青工导师制,自己担任3名新工人的师傅,白天在现场手把手教,晚上在宿舍面对面讲,仅一年时间就培养出5名班长、8名技术能手,其中2人在矿技术比武中夺冠。

以情聚心队长的温度就是队伍的硬度

安全管理不是冷冰冰的罚款,而是暖人心的守护。李朝阳始终把职工当家人,把班组当家庭。他在队里设立安全暖心角,存放常用药品、充电宝和职工家属照片;建立情绪台账,发现谁家有困难、谁状态不对,第一时间谈心帮扶。

在他的带动下,综采二队形成了比安全、比技能、比贡献的良好风气:逐步成立隐患排查小组,累计上报隐患230余条;创新设备保养五步法,使设备完好率长期保持在98%以上;今年以来,全队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42条,创造经济效益超百万元。

新队强队,从磨合标杆,李朝阳用600多个日夜的坚守证明敬业奉献不是口号,而是扎根一线的汗水,是破解难题的智慧,是带好队伍的担当。正如他自己所说只要矿井需要,我将冲锋在前,以煤海为家、以实干为刃,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拼出更多实绩、闯出新路”(卢晶晶 李瑞华

ISSN:1671-749X
CN:61-1382/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