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CJ中国应用型核心期刊

地学、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

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收录期刊

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

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

CCAJ 数字化优秀期刊

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

陕西省科技期刊精品期刊

槽钢——从支撑走到承载

发布时间:2025-06-17编辑:世君

槽钢——从支撑走到承载

/马永强

微信图片_20250617162217.jpg 

石榴花裂开第一道绛红时,我站在王石凹煤矿的办公楼前,目光被楼前的两根斑驳的槽钢吸引住。它们躺在灰扑扑的水泥地上,锈迹如凝固的血,好似褪色的勋章。风掠过矿区空旷的场院,槽钢的截面在光影里暗淡失色,像两个沉默的孩子,憋住了一个世纪的辛酸与苦难。

科技馆旁的斜坡上,李子白老师边拍照边说,他喜欢两种花,一种是石榴花,是灼人的艳,与绿叶反差很大,很吸引人;另一种就是陕北的山丹丹花,她赋予了黄土高原生命力,所以那捧黄土才不显得荒凉。走到王石凹煤矿办公楼前,我蹲在槽钢旁,看了很久,发现“它的花”是另一种红——那是铁与火淬炼后的暗涌,是汗渍与血液浸透的沉郁。遥想五十八年前,列宁格勒设计院的工程师们用笔勾画蓝图时,或许不曾想过,那些不知从哪里千方百计寻来的槽钢,会扎根于渭北的黄土里,成为共和国工业血脉的支点。

赵晓罡老师的相机对着槽钢从各个角度拍完,我靠前抚摸槽钢上龟裂的纹路,指尖触到历史的齿轮。1957年,当第一根槽钢卸在这里,工人们齐心协力手抬肩扛,在没有机械的岁月里,以血肉之躯建起这里,槽钢的冷硬与工人的体温混合,把岁月揉皱的青春一同融合。2014年,槽钢的使命便从“支撑”转向“承载”——它们托起的输送带停止了传送。2016年鳌背山的绿叶在烈日下翻卷,放映着这里的辉煌历史,而今,办公楼前的槽钢早已卸下重担,安安静静的躺在楼前,躺在相机里,躺在一代又一代煤矿人的记忆里。

山丹丹花开在塬畔,石榴花在矿区盛开,它们用绽放回应历史与未来。王石凹煤矿的槽钢亦如此,在沟壑纵横的山川间,书写了时代的凯歌,当机械化智能化采煤系统替代了最后一盏“鸡娃灯”,这些大山里沉默的槽钢支护声声震耳,“一不等、二不靠、三不埋怨、四不叫,埋头苦干往上搞”。

当我回家后,再次翻开相册,看到那两根槽钢旁有新芽从锈迹里钻出,向着光生长。

ISSN:1671-749X
CN:61-1382/TD